品味人生

我们在品味葡萄酒、青梅酒等水果酿的酒时,有时会发现瓶底或酒中存在一些沉淀。这些沉淀究竟是什么?它们又为何会出现呢?

01



以葡萄酒为例,酒中的沉淀主要是酒泥、酒石酸等物
葡萄酒,尤其是一些自然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泥,酒泥主要是酵母细胞发酵完成后形成,从而遗留在酒中。一些酿酒师会选择让酒与酒泥接触一段时间,以增加葡萄酒的风味复杂度,酒泥陈酿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。
酒石酸是葡萄酒中一种常见的有机酸,在特定的温度和酒精度条件下,酒石酸会结晶析出,形成酒石酸盐沉淀。这种沉淀通常呈现为细小的晶体,有点像白砂糖。
葡萄酒中的另一种重要沉淀物是单宁和色素的聚合物。葡萄酒中的单宁是一种重要的酚类化合物,它赋予了葡萄酒涩感和酒体骨架,随着时间的推移,单宁会与葡萄酒中的色素结合,形成聚合物。这些聚合物可能会沉淀下来,使葡萄酒出现沉淀。


02



除了葡萄酒外,其他的果酒也会出现沉淀物的现象。
像天然酿制的青梅酒,就很容易出现沉淀。
从原料来讲:青梅富含果胶、纤维素和多酚类化合物。在浸泡过程中,果肉和果皮中的果胶和纤维会逐渐溶出,这些成分在瓶中会产生轻微的沉淀。尤其是随着温度或储存时间的变化,果胶和多酚与其他成分反应形成胶状物质,这些胶状物在酒中不易完全溶解,从而沉淀下来。
成品酒中蛋白质与多酚的结合:水果中的蛋白质和多酚类物质在酿造过程中会发生反应,形成微小的颗粒。特别是在酸性环境下,多酚类化合物易与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,逐渐沉淀到瓶底。所以这也是梅酒更容易产生沉淀物质的原因,不过这类沉淀不会影响梅酒的品质,但可能影响视觉效果。
除此以外,温度与储存条件的变化也会加速沉淀的形成。在低温环境下,部分溶解的成分会因溶解度变化而析出,形成结晶或沉淀。此外,较长时间的存放也可能让酒液中的颗粒逐渐沉降到瓶底。
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,我们都可以从沉淀物中去判断这些酒是不是好酒。如果在一款酒中发现了沉淀物,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表明,这款酒可能是采用了较为传统或自然的酿造方法。自然酒通常在酿造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干预,不进行过度过滤,因此更容易出现沉淀。

END